其他
城读│为什么上海是理解现代中国的关键?
(美)罗兹•墨菲,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编译,上海:现代中国的钥匙,上海人民出版社,1986。
上海在百余年(1843-1943)成长发展的格局,一直是现代中国的缩影。在上海,中国第一次接受和吸收了19世纪欧洲的治外法权、炮舰外交、外国租界和侵略精神的经验教训。在上海,理性的、重视法规的、科学的、工业发达的、效率高的、扩张主义的西方和因袭传统、全凭直觉的、人文主义的、农业的、效率低的、传统的中国——两种文明走到一起来了。两种文明接触的结果和中国的反响,首先在上海开始出现,现代中国就在这里诞生。上海提供了用以说明中国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物的钥匙。 上海这个城市,由于西方经商企业的设立而诞生,就经济生活而论,虽然绝大部分按照欧美方式组成,实际却安放在农村文明的基础上。在农村经济基础上,上海首先建立了通达世界各地的对外贸易,接着又建立了一个工业制造集合体,成为主要的世界都市工业中心之一。自1843年上海对外贸易开放后一百年,上海拥有全中国对外贸易和机械化工厂的半数。上海的四百万人口使它成为全世界最前列的五大或六大都市之一,上海的规模超过北京或天津的两倍,上海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首要城市(primate city)——当时现代铁路网尚未兴建,单一全国性市场尚未形成,中国国内其他商业大都会尚未出现。 本书分为两部分:第一部分,“背景(The Setting)”,在中国乃至世界背景下分析上海的人口、地基、区位、历史发展和政治特征。第二部分,“主要功能(Key Functions)”,分别讨论上海的交通、对内和对外贸易、食物供应和制造业发展。上海地理位置上的有利条件,使其成为中国和西方接触的要冲,现代中国的银行金融、工业制造、商业行号都在上海发迹,中国经济变革和民族主义运动,都在黄浦江边生长出最早的现代根苗。上海最重要的事乃是它跟中国的关系,这个城市包含着全国重大变革的种子。
中华帝国政府统治下的上海,曾经从苏州河和黄浦江会合处的一个小渔村,跃升为苏州府管辖下的一个商埠。公元11世纪,泥沙淤塞,也可能海岸线向外扩张,海道无法通向苏州,海船开始在上海(当时称沪渎)码头停靠。1279年,设立上海镇,不受苏州管辖。13世纪,上海仍然是弹丸之地,马可波罗游记没有提到上海。1543年倭寇劫掠和焚烧,上海县城于1544年建造。 图 上海县城
19世纪初,上海是长江流域的主要港口,也是中国南北沿海贸易的中心。据1812年上海县志,全县幅员400英里,人口528,000。尽管上海在商业上占有突出地位,规模却比不上长江三角洲那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,如苏州、杭州、南京,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行政中心,那是上海在本市范围外从来不曾具有的功能。在传统中国的官僚结构中,与其说是商业,不如说是行政,决定了城市存在和增长的条件。 1843年以前,上海主要依靠它最近的长江三角洲内地贸易区的茶叶、蚕丝、棉花和米粮贸易。沿海贸易使它能够充当货物集散地,并且把海外舶来品分发到人口稠密的长江三角洲。但是上海处于更广阔的水道网中心的潜力,包括海道和内陆海道,并未被充分利用。这要留待外国商人和外国经济组织,通过轮船,来充分实现上海所处有利区位的潜力。
1843年开始,外国军舰始终显眼地停泊在外滩一带的黄埔江面,直到1949年共产党接管。 上海有三个独立的行政单位。第一是原有的中国县城,作为通商口岸开放后,除城厢外加上了外国租界边界外主要有中国人居住的地方。上海县城由当地县政府治理,直到1927年7月国民政府才设置了上海特别市,包括外国租界以外整个上海的新行政单位,直接隶属南京中央政府,不受地方当局控制。上海特别市共有320平方英里,多半是整个上海集合城市以外的空旷农村地带。第二是所谓的公共租界,原来是英租界,1854年方始对各国外侨开放,这是整个上海集合市内幅员最大、人口最多的一个单独行政单位,包括城市的商业中心区,大部分工业制造区和大部分沿黄浦江停泊船只的地带。第三是法租界,按照与中国当局签订的协议,划归法国侨民租地,大部分是住宅区,由公董局管理。在两个外国租界的居民中,中国人占压倒性的多数。 来源:virtualshanghai.net
准确估计上海人口比较困难,政治动荡时期上海充当中国难民(1930年代还包括外国难民)的避风港,一旦秩序平复,流动人口又多半外流出去,造成全市人口巨大波动。而且每个时期,上海还有大批未计算人口,一是无家可归的华人,二是停泊在市区各处小河浜上船舶为家的水上华人人口。 1870年,方始对租界内的外侨进行人口普查。1928年,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每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,租界以外的中国人口,则利用上海市特别市中国政府的数字。直到1895,上海几乎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,人口从未超过50万。1895年之后,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,人口激增,至一战期间,上海人口增加300万。下图比较1936年上海与中国其他港口城市人口,上海人口规模比排名第二的北京人口两倍还多。此后的人口数字越来越不准确。1941年,上海人口大概400万。在日军占领时期,人口下降到接近1936年数字。1945年开始,避难归来的华人涌进上海,可能促使人口增长到上海历史最高纪录,估计在550-600万之间。 来源:罗兹·墨菲估算
上海外侨总数从未超过6万人。1936年外侨总数6万。其中,日本人2万,俄罗斯人(大部分是白俄)1.5万,英国9000人(一直是最大的外侨群体,直到1912年被日本人超过)、德奥侨民5000人,美国人4000,法国人2500。1870年前,外国女人很稀少,从未超过总人口三分之一,在1900年之后,日本人成为主要群体后,外国妇女比例才达到三分之一。 总之,上海仍然是一个中国城市,政治上受到一小撮外国人的控制,不过经济上愈来愈由中国人来维持。
长江大量泥沙沉积,三角洲在最近两千年更加速拓展。公元前500年,上海的地点在海边。长三角地区所有在松江一线以东的城市都是在3世纪以后建立的。从5世纪起,上海充当苏州的港口。 因此,上海地基不结实,对建筑产生严重问题。纵断面看,淤泥层大约深达20英尺,砂土层深300英尺,混杂着泥沙的沙砾层深1000英尺,其下才是结实的砾层。 1875年,当建造外白渡桥之际,一名工人只敲了一下,桩子深埋在淤泥之中,外国人因此感到沮丧。1915年,一位外国侨民对上海未来表示悲观,认为上海地基至多只能造六层楼房。花费了相当大的资金,才克服了这个问题,把较高建筑物安放在混凝土横排上,从而为建筑物提供稳固基础。
长江流域贸易需要一个规模较大的出海口。上海港尽管地基不符期望,却在中国最大的贸易通道长江的河口附近,提供了唯一可实际使用的深水港。 1920-1936年间,从每年进出港口船舶净吨位看,上海在世界港口排名第6或7位。 上海港口的不利条件: 涨潮时从长江涌进的浪涛,带来大量泥沙沉积,必须不断疏浚,才能保持上海离长江口14英里的港口的地位。 苏州河口,黄浦江急转弯处的外侧,水流保持着适合19世纪帆船通行的深度。1842年,上海与长江口之间的黄浦江航道,可通航的深度最低限为15英尺,到1905年,泥沙沉积使深度减少到10英尺,同年,黄埔河道局开始进行疏浚工作。 黄浦江共有六大弯曲,更兼航道狭窄,潮水流动对外洋轮船入港和停靠产生问题,除了经常停泊在外滩江面的外国军舰外,外洋轮船没有一艘停在苏州河口以南的地方。外滩码头,仅供驳船和内河船只停靠。另外,1930年代,黄浦江供船舶停泊之用的沿岸土地总厂仅9.5英里。 1936年(经常进行疏浚工作的最后一年),与世界主要港口相比,上海是最浅、最狭窄、使用上最不方便的港口。 上海港口的有利条件: 上海是中国海岸最北的在多数年份里终年不冻的港口,优于天津和青岛。 上海位置距黄浦江口14英里,使港口不受台风侵袭,优于华南的港口——夏季晚期,台风对船舶航行构成威胁。 在港内或长江口进入地区,很少见足以耽误航行的大雾。 上海地势的有利条件:平坦;气候舒适。跟地势不平、炎热的华南港口形成鲜明对照。 总而言之,上海的区位的有利条件,在重要性上远远胜过地基的不利条件,并且值得对其进行广泛的疏浚工作。上海的兴起说明城市位置异常优越的有利条件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地基不坚实的不利条件。